你听过这样的话吗:
“我们的辛苦不都是为了你吗?”
“我想让你去师范学校,因为教师将来会是一个稳定的职业。我们是为你好,我们都希望你以后能过上安稳的生活。”
“我们打你,我们骂你,都是为了你的成功?”
"...我们都是为你好。你怎么不明白?”但这真的是为了我们好吗?
“我是为你好”,这句话有毒。
想必很多人都从父母那里听过这句话,但更多的时候,作为孩子的我们并不觉得它“好”,甚至和父母的关系变得紧张。
除了亲子关系,还会因为一句“我是为你好”而产生矛盾,伴侣关系也是如此。比如女生觉得男朋友早睡“好”,男朋友不同意,就吵个没完,甚至分手。
其实“我是为你好”这句话很容易毁掉一段感情,因为它包含了“我对你错”的逻辑。
01
我有一个朋友,从小在父母(尤其是母亲)的控制下长大。
从穿什么样的衣服到交什么样的朋友,他妈都要插手。每次他说“我自己来”,他妈妈都会说“我会尽我所能帮你的。一切都是为了你好。”
一开始他觉得我妈很棒,很爱我,我无法抗拒她为我做了多少。所以他把不断干预的愤怒强行压在潜意识里,回报母亲的是无条件的接纳和孝顺。
18岁高考完,原本想填外省的大学。但他妈妈坚持要他填这个城市,用情与理说服了他。
他屈服了。
大学毕业后,他的生活就像他母亲在《美丽风景》中描述的那样:一周回家两三次,脏衣服随时可以拿回去给母亲洗。他也可以回家告诉他的母亲他遭受了什么。四年下来,因为他的时间都在家里度过,基本上没有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,也没有好好学习专业知识。毕业后工作不好找,我妈就把攒的几万块钱拿出来准备给他走后门。但是,失败了。
这时,亲友们向他投来不解的目光,指责他“如果是个失败者,一切都要靠父母。”
他第一次感到深深的绝望。
后来,他自己设法找到了一份工作。虽然工资低,但他还是去上班了。同时,我也交了一个女朋友。他第一时间把这些事情分享给父母,在母亲同意的情况下进行。但是好景不长,因为职场人际关系不好,恋爱中很多问题都不能跟他妈细说。他尝到了太多的挫折。他这才意识到,母亲不是神,没有那么强大,不可能永远保护自己。
之后他总是不停的换工作,被一个又一个女朋友分手。他变得抑郁,只想呆在家里,但脑子里不断闪现着他妈妈经常对他说的那句话——“我都是为了你好”!
而这样的“善”以爱的名义毁了他。
也许,他妈妈甚至没有意识到,真正离不开对方的是自己,而不是儿子。她给他的不是爱,而是伤害。
02
“我都是为了你好”是以爱你的名义在操纵你。
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有一个沮丧的访客:
她叫肖敏,今年32岁。
她面带微笑地谈论着她和丈夫的关系。
恋爱的时候,每天都在关心自己。你每天都吃饭吗?“你在干什么?”……
谈了半年,他们迫不及待地结婚了。
噩梦才刚刚开始。
她的丈夫开始为她制定规则,比如每天出门前给他的衣服拍一张照片。
“外面坏人多,领口太低不安全。我是为你好。如果你需要什么,没有你我怎么保护你?”
“你不知道是太冷还是太热。我必须看着你。我怕你冷,天天担心你。”
起初,她只是认为丈夫是为他好。虽然不愿意,但还是每天给老公发照片。有时候她老公觉得她衣服不好,要回去换了才能出门。
后来老公越来越管事,关心的事情也越来越多。
不晚回家,不睡懒觉,不刷手机,不吃零食,不喝冷饮,不跟男人吃饭,不跟同事吃饭。
也常说:
“我怕你受伤,又怕你一个人照顾不了自己,所以对你很严格。我完全是为你好!你为什么不理解我的苦心!”
被压制,没有自由,没有喘息。
长期的压抑最终导致了她的疲惫和抑郁!
03
真假“为你好”,分辨清楚。
我们都希望被别人照顾,被别人特别照顾,这会让我们觉得被爱,被需要,被珍惜。
但有时候“我都是为你好”并不是真的“为你好”。
1.这对你真的有好处。就是想你所想,尊重你的需求。
爱你,但不控制你。
尊重你的人生道路,尊重你的每一个观点和决定,支持你。
当你在挣扎的时候,他在背后为你呐喊。你累的时候,他在你转身的时候给你一个温暖的支撑。
相互独立,但又相互依赖。
就像吴京和伊奥拉的关系一样。
在吴京的《幸福三重奏》中,他谈到了自己的婚姻观。
你希望另一半回归家庭还是专注事业?「好丈夫」的标准是什么?怎么理解为对对方好?
三个问题答案不同,但有一个共同点,那就是尊重。
伊奥拉也是如此。尊重对方的梦想和生活,能够用实际行动支持他。
在这样一种独立的关系中,两个独立的个体可以做到完全平等的态度,不抬头看自卑,也不低头看自大。
这就是婚姻长久保持新鲜感的秘诀。
2.为你好的假,就是以爱你的名义操纵你。
很多“我都是为你好”的后半句后面都是“所以你要听我的”。
这样的人,内心往往有很深的优越感和控制欲。
他觉得你这个不行,那个不到位,他就像是来救你的神。
忽视你的需求,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你。对你的要求是服从。
小心那些对你说“我全是为你好”的人。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,不要被别人逼入他们的轨道而迷失自我。04
事实上,无论是亲子关系,还是伙伴关系的维系,都离不开尊重、理解和接纳。
在亲密关系中遇到自以为是的父母或伴侣,该怎么办?
首先,要意识到你有权利说“不”。
也就是说,如果父母或伴侣强迫我们做事,我们要意识到我们有拒绝的权利,否则我们会一直处于被控制的状态,会压抑自己的情绪,活得很累。
意识到问题是改变的开始。
第二,从小事做起,慢慢让对方意识到自己错了。
如果我们的父母总是说这对我们有好处,过度控制我们,我们可以从小事开始,然后逐渐演绎到大事。
当然,这样的改变需要勇气,但是值得,因为在一段感情中,谁吃亏谁先改变。
只有先改变,才能促进父母或伴侣的改变。
第三,保持适当的距离。
如果父母或伴侣连鸡毛蒜皮的小事都受不了我们的拒绝,那就和他们保持距离,重拾自信,慢慢变强,然后有独立的能力。
保持距离就是保持自己的边界。
总之,想要和自以为是的人建立平等的关系,首先需要自己做出改变。“我是为你好”看似深情,一开口却是对地位不平等的错愕,对自己的任性和对对方的曲解的不尊重。
真正的爱,是让对方做自己,感受他(她)的感受,爱他(她)所爱,只有安慰,没有伤害。
—结尾—
如果你感觉本文有用,可以点击此段文字或下方打赏按钮进入赞赏页面赞助我们,赞助费用将用于服务器开支及程序开发支出,同时享有优先解决问题的特殊权限,您的赞赏将保留在本站的“赞赏榜”中,再次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,Thanks!「真诚赞赏,手留余香」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