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抑郁,你需要知道的几点科普知识

如今,我们很容易在网上看到某某名人抑郁症的新闻,也不时听到身边的家人、同事、朋友的抑郁症,甚至我们自己也难逃抑郁症的困扰。

抑郁症正成为一个越来越普遍和严重的问题。

据世界卫生组织2017年报告《抑郁症和其他常见精神障碍:全球健康估计》统计,最近十年抑郁症的增长率达到18%,全球患抑郁症的人数超过3.5亿。截至目前,我国抑郁症人数已超过9500万。

抑郁症对人的身心健康危害极大。研究表明,抑郁症与吸烟、攻击性和自杀密切相关。

作为一名心理健康咨询师和研究者,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抑郁症的科普知识。

1.抑郁症的概念。

抑郁症通常分为情绪低落和抑郁。抑郁症是一种复杂的情绪体验,伴随着各种不同的情绪,如抑郁、痛苦和内疚等。是我们生活中的个体经常经历的一种负面情绪。

但是抑郁症和抑郁症在表现形式和程度上是不同的,你可以理解为情绪状态更早,持续时间更长。

抑郁症是一种情绪障碍,以与其处境不相称的抑郁情绪为主。我们通常在世界卫生组织的ICD-10(国际疾病分类)中将抑郁症称为“抑郁发作”,在美国的DSM-5(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)中将它称为“抑郁症”。


2.抑郁症的表现和诊断。

傅安秋在《精神障碍实用诊疗手册》中写道:抑郁症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、思维迟缓、行动迟缓等“三低症状”。

“感觉低落(情绪低落)是抑郁症的主要症状,往往表现为伤心、烦躁。自觉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都笼罩着乌云和迷雾,却可以强颜欢笑,自我评价低,自责,内疚,对未来悲观失望,反复出现。想死的念头或者自残、自残的行为。

感觉抑郁通常有重日轻夜(重晨轻夜)的节奏,这是抑郁症的典型特征。其表现是早醒(一般比发病前早2~3小时,或更早)。醒来后,你经常胡思乱想,困惑,疲惫,痛苦。早上工作学习后精力不旺盛,情绪低落,注意力难以集中,效率下降明显;下午,我感到沮丧。或者到了晚上(16-17点左右),开始觉得有点轻松,感觉不那么累了,也有了一些和家人交流的欲望;夜晚是一天中最美好的时光,与人的交流也更容易。好像又找到了正常状态的感觉,家人会认为病人恢复正常了。睡前又开始抑郁,第二天进入抑郁前兆期。

抑郁症患者往往把自己的抑郁归因于自己的无能、无助和无望。这种内源性抑郁也是抑郁症的典型特征。

思维迟缓表现为思维迟钝、联想困难、意识思维能力下降、对刺激反应迟钝、注意力难以集中、记忆力减退。回答别人的问题要花很长时间思考,让人焦虑。

语言动作的减少和缓慢表现为语言缺乏、声音低沉、经常独坐、不与人交流、失去兴趣爱好和生活乐趣、精力下降、疲劳、行走时动作缓慢,严重者可达精神运动抑制症状,可达静坐、无语、不动、对刺激无反应或反应迟钝、只是点头或摇头回答问题的抑郁性木僵程度。"

综上所述,抑郁症患者会觉得很压抑,早上起来,晚上感觉好一些;Ta会发现自己的大脑变得迟钝,不能很好地运作和思考;Ta的言行会比以前少,对很多以前感兴趣的事情都失去了兴趣。

正如美国心理学博士理查德·奥康纳在《走出抑郁》中所说:“抑郁本身不是一种情绪,而是一种情绪的丧失。它是一道厚重的帷幕,把你和这个世界隔开,同时也伤害了你;这不是悲伤或痛苦,这是一种疾病。抑郁症的对立面不是快乐,而是活力——感知所有情绪的能力,包括快乐、兴奋、悲伤和痛苦。”

诊断抑郁症中重度抑郁症的一般标准包括:患有相同的抑郁症或对日常活动失去兴趣或乐趣至少两周,并伴有至少四种下列症状:

1.没有节食——体重严重下降,或者体重增加,或者食欲改变。

2.几乎每天都失眠或者嗜睡。

3.活动水平降低或增加。

4.疲惫或缺乏能量。

5.感觉没有价值或者过度内疚。

6.思考、集中注意力或做决定的能力下降。

7.反复思考死亡或自杀,构思自杀,或有自杀计划,或尝试自杀。

此外,身体症状如恶心、心悸、胸闷、出汗等。抑郁症发生时也会出现。“男性可能有发病障碍(阳痿),而女性可能有缺乏性感或闭经。除了早醒,还可能出现入睡困难或睡眠过多、睡过头、醒后不疲倦等睡眠障碍。同时食欲下降、体重减轻等症状也很明显。”

严重的抑郁症会影响一个人的社会功能,导致人无法正常上班和上学。临床上,持续两周或两周以上即可诊断为抑郁症(这个持续时间往往是诊断抑郁情绪或抑郁症的重要参考)。

3.抑郁症的检出率及性别差异。

《走出抑郁症》这本书引用了一组数据:在西方国家,在任何时间点,患重性抑郁症的人群比例,男性约为3%,女性约为8%;终生风险:男性7%~12%,女性20%~25%。在抑郁症的性别差异上,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,是男性的两倍。理查德的解释是,女性可能天生就容易抑郁,或者只是比男性面临更多抑郁的事情。

在中国,学生中抑郁症的检出率非常高。刘福荣(2020)在对中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的元分析中发现,抑郁症状总检出率为28.4%。车蓓蓓(2021)等检测上海市中学生抑郁率为36.4%,其中初中生、高中生、职高学生抑郁率分别为36.0%、33.2%、46.3%。

4.抑郁症的原因。

抑郁症的背后有很多复杂的原因,包括生理、心理、社会等因素。

生理因素:早期对抑郁症发病机制的研究认为,与5-羟色胺、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代谢异常和突触后膜受体功能异常有关。最近,中国学者胡的一系列实验发现,大脑外侧缰核被认为是参与抑郁症的关键脑区。外侧缰核神经元内CaMK增加会导致缰核过度兴奋,产生欣快丧失、行为绝望等核心抑郁症状。

心理和社会方面包括性格方面的敏感,一些负面经历,如童年时期的身体和性虐待和遗弃,已被证明与重性抑郁症显著相关。压力水平也是一个重要因素。在学校、工作和生活中受到压力也被证明会促进抑郁症的发生。

今天中午看到有人分享我身边有两个人因为抑郁症自杀的消息。令人震惊和心碎。

心理健康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。希望大家多关注抑郁症,心理健康,珍爱生命,远离抑郁症。

如果你也患有抑郁症或抑郁症,请积极向能帮助你的家人和朋友寻求帮助。也请积极就医。不要逃避就医,耽误病情。

参考资料:

傅安秋《精神障碍实用诊疗手册》

理查德·奥康纳的《走出抑郁》

部分内容摘自我的硕士论文《焦虑和抑郁对睡眠时间延迟的影响:延迟满足的中介作用》,其中注明的参考文献较多,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。

作者:美亚,全国人大应用心理学硕士,二级心理咨询师,7年心理咨询经验,积累3000+小时以上案例,已出版《慢慢来,一切都来不及》

原标题:《关于抑郁症你需要知道的一些科普知识》

—结尾—

标签:抑郁症

如果你感觉本文有用,可以点击此段文字或下方打赏按钮进入赞赏页面赞助我们,赞助费用将用于服务器开支及程序开发支出,同时享有优先解决问题的特殊权限,您的赞赏将保留在本站的“赞赏榜”中,再次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,Thanks!

「真诚赞赏,手留余香」

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码打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