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春期孩子,想要的其实就9个字!

孩子在哪个阶段最难?答案一定是青春期。

因为你永远无法预测他们容易被点燃的脑袋下一秒会做什么。

他们被禁止说,不听劝告,训斥几句就会“揭竿而起”,仿佛父母是他们最大的敌人。

其实这只是青春期孩子的自然现象。

李玫瑾教授说:

由于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发展,孩子的叛逆、不尊重父母、自作主张是青春期常见的现象。

打破僵局的关键是了解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。

这九个字,都是青春期孩子的诉求。

01

寻求关注

心理学上有个词叫“归属”。阿德勒指出,人最重要的基本需求是归属感。

归属感其实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。

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,有强烈的自我意识,被人看到,被人关注,可以让他确认自己的价值。

如果无论你怎么努力,都得不到重视,孩子心里会自卑,甚至成为永久空的缺失。

姜文曾在节目中谈及此事,称自己最大的败笔是和母亲的关系。

他试图取悦,但他的母亲不高兴。

表面上看,姜文是想让母亲开心,但实际上,他真正渴望的是母亲的欣赏和肯定。

如果你注意了,你就会变得自信和有价值。

但是,有些家长会很困惑:我把所有的注意力都给了孩子,恨不得一直关注,他们却不领情。

原因很简单。父母和孩子对彼此的关注是不同的。

父母只看到孩子外在的行为,孩子却渴望内心的理解和同理心。

在电视剧《小欢喜》中,季的父亲因工作原因长期不在身边。他错过了儿子的成长,错过了他应有的关注。

后来一家人终于团聚了,这种迟来的关注不是孩子想要的。

在父亲看来,我们应该关注孩子的成绩。如果我们喜欢赛车,我们会到处玩,什么也不做。在杨楫眼里,他的父亲根本不理解,他也不关心自己。他总是发号施令。

结果,父亲越管,纪就越叛逆,父子一度相持不下。

寻求关注是青春期孩子最大的需求之一。

但是,这种关心并不局限于成绩,不仅仅是外在的表现,而是孩子内心深处的感受和情绪。

我看到你,我关心你,这是青春期孩子的真实愿望。

02

寻求尊重

李玫瑾教授说,面对青春期的孩子,最重要的是尊重他们。

在这个阶段,孩子的身高会突然发生变化,这种视觉上的变化会让他们要求和父母平等的权利。

这时,如果父母不改变沟通方式,仍然用训斥、打击甚至暴力对待,孩子会做出更极端的对抗。

在《老师请回答》节目中,17岁的男生小军,叛逆到有些意外。

用他父亲的话说,他对父母没有恐惧和敬畏。

他指名道姓诅咒母亲,挥拳打父亲,甚至走上断绝父子关系的道路。

除了相互的抱怨和指责,家长和孩子看不到任何温暖。

在节目现场,小军还对父母狂言:我尊重不了你。

被质问后,小军说出了违抗父母的原因。

高一开学,他交了很多朋友。他一走出学校,他的朋友们就在门口等他。

但当时我妈在全校人面前喊他的名字让他难堪。

之后在学校名声大噪,让他极为尴尬。

这种愤怒和羞耻让他的行为走向极端,他开始用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进行报复。

在与父母的长期战争中,他的行为逐渐失控。

君的妈妈很难理解。她反复说,我已经道歉了。你还想要什么?

她不明白,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,面子比什么都重要。

当时的尴尬已经过去了,但是留在孩子心里的伤口并没有愈合,还在不停的流血。

孩子每次不听话,都是为了发泄自己当时消化不了的愤怒。

对待青春期的孩子,无论我们的出发点是什么,立足点都必须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上。

有很多事要商量,但很少有什么事都下命令。

作家周对说:

和孩子相处最重要的原则是尊重孩子。

从根本上说,这是把孩子当成了灵魂,一个有自己独立人格的个体。

独立是青春期孩子最大的宣言。

03

寻求理解

我们很难想象孩子在青春期面临的压力。

在这个从孩子到成人的过渡期,他们有着前所未有的自尊,想要证明自己,但又敏感,容易受挫。

如果父母不理解孩子内心的挣扎,用错了方法,孩子很容易在对抗中越走越远。

在电影《回到过去拥抱你》中,彭昱畅饰演的男孩张紫阳最初是那么的平淡,几乎没有存在感。

他是他父亲学院的院长。平时对他很严格,反正看不上他,这也导致了他性格软弱。

在学校,他长得很丑,被同学嘲笑为“矮小、失意”,还经常被同学欺负。

暗恋很久,却没有勇气开口的女生,只能在心里默默关注。

后来,张紫阳爱上了摇滚乐。他化着浓妆,造型夸张,披散着头发在校园里走来走去。摇滚和音乐充满了他的自信。

然而,他的父母对他的遭遇一无所知。他们不理解孩子内心的痛苦,看不到孩子压抑的情绪。

在他父亲切断他的联系后,张紫阳彻底爆发了,父子二人分手了。

心理学博士张怡筠说:青春期的孩子会经历一段精神和身体的风暴期,特别需要父母的理解和帮助。

一个孩子的改变不是突然发生的,行为背后一定有诱发的动机和情绪。

比如你想要独立的权利,就不想再听从父母的安排。

比如你想得到别人的关注,你对自己的学习和外表没有信心。

比如对生活感到迷茫,看不清努力的方向和意义。

面对孩子的叛逆,父母的训斥和轻视只能适得其反。

只有放下孩子的批评,了解他们的处境,运用耐心和智慧,才能做出更有效的引导。

青春期的孩子可能会鲁莽或偏执。

然而,也正因为如此,他们更需要我们成年人的理解、接纳和支持。

父母先学会退缩,不容易理解孩子的难处。只有这样,孩子才会愿意走进来,理解父母的真实意图。

04

高尔基说:“青春是一个普通的名字。它是快乐而美好的,但也充满了艰苦的训练。”

青春期的叛逆和挣扎,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痛苦。

疏远父母,才能最终完成心理断奶;

只有坚持自我,才能走向思想和人格的独立;

只有敏感,你才能感受和维持自己的边界;

在这个过程中,孩子很容易感受到挫折和痛苦。有时候,外面的尖刺越多,孩子内心就越觉得脆弱和迷茫。

尽量关注孩子的感受,尊重孩子的独立性,理解孩子的难处。

当一个孩子走过青春期,我们会发现,此刻所有的付出和关心,都会在未来得到回应。

—结尾—

标签:青春期叛逆的心理需求

如果你感觉本文有用,可以点击此段文字或下方打赏按钮进入赞赏页面赞助我们,赞助费用将用于服务器开支及程序开发支出,同时享有优先解决问题的特殊权限,您的赞赏将保留在本站的“赞赏榜”中,再次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,Thanks!

「真诚赞赏,手留余香」

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码打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