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一段对话是这样的:
男:马宝男是什么?
女:就是没有自己的主见,听妈妈的话。
男:哦,那我问问我妈是不是。
女:说吧,我知道(答案)。
宝楠的核心症状,这段有趣的对话一针见血。
写这个标题的时候,一种莫名的感觉涌上心头。
因为兴奋?我很兴奋,因为这个话题可以证明我一直是一个反马宝的人。也许这是我自恋的另一个证明。
好玩吗?意味着我在向马宝男宣战,因为这种现象被很多人讨厌和看不起。
或者都不是,只是心理上的讨论,我们可以坦然面对。我希望是第三个。
表现:成年的马宝男还活在母亲的子宫里。
男人年轻的时候离不开母亲的怀抱,生活在“共生”的庇护下也无可厚非。但当他成年后,他就离不开母亲,和母亲的关系是胶着的,就像生活在母亲的子宫里一样。
孩子出生到6个月的时候,是妈妈和宝宝的“共生期”,和妈妈的关系是“共生”的。共生就是我和我妈是一体的,我妈的乳房是我的,我妈的全部都是我的,彼此无差别。半年后,个体-分离的过程开始了,到了爬着走的阶段,孩子从母亲的怀抱转向了父亲。如果这个阶段能顺利完成“转折”,就意味着个体会更加成功,否则,可能还停留在“共生”状态。
不嫁“马宝男”,娶妻不嫁“助哥魔”。《助哥妖》和《马宝男》有一个共同的特点,就是作为个体,没有分化,界限不清。具体来说,马保南有以下几个特点:
生理上的“巨婴”。生理上,他是成年人,但心理上,他是依赖的,依赖于他的人格。宝宝男离不开他和妈妈的关系,他需要活在她的关注和肯定中。一旦独立于母亲,他会感到无所适从,甚至恐慌。一个远房表妹的老公三十多岁。看水表的工人敲门,开门后有些惊恐地看着来访者说:“我妈不在家。请稍后再来。”工作人员难以形容。
文字中的“母身”。他们经常说“我妈说了”、“我妈说没有”、“我妈同意了”等等。宝宝男不能发表意见。在夫妻关系中,你不能独立充当丈夫,你不能履行丈夫的职责,你可以做决定。
冲突中对母亲的不合理偏见。在家庭关系中,一旦发生矛盾,这种丈夫会无缘无故偏袒母亲。“我妈养我容易吗?”你为什么反驳她?她不是刚丢了你的化妆盒吗?你这么在意这么一件小事吗?“他们缺乏意识,只看到母亲大人的苦恼,却看不到妻子的痛苦;看不到妻子的委屈和难过,更看不到自己的愚孝和不问缘由的乱不讲理的偏心。
我不知道关系的重要性。在家庭关系中,母子关系是第一位的,夫妻关系是第二位的。这样的“错位”无疑是对夫妻关系的绞杀和阉割。在妻子看来,婆婆“拥有”儿子,丈夫如何独立,婆婆是夫妻关系中的第三者。这样的夫妻关系,显然是痛苦和绝望的。
我喜欢被妈妈照顾。巨婴的意思是:我可以躺着吃喝,可以享受被妈妈照顾的感觉。意味着与母亲渐行渐远,“断奶”,这是他们无法忍受的。很难想象这样一幅画面: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,牵着父母的手,在大街上开心地说着话,是那么的“甜蜜温暖”,让人不忍直视,但现实中,他却有模有样。
起因:母婴关系的创伤以“俄狄浦斯+恋母”的形式呈现
良好的母婴关系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了一个安全的环境。留在母亲的子宫里,孩子得到足够的营养和照顾。时机成熟,“瓜熟蒂落,果熟蒂落”,分化自然完成。但如果孩子在母婴阶段没有得到足够的照顾,比如母亲提前休完产假去外地工作,孩子就会提前“断奶”,依恋也会提前结束。未完成的依恋关系需要在以后的生活中填补,于是出现了俄狄浦斯和曼宝现象。
在感情中,他们之间的距离太小,必然夹杂着母婴的创伤。共生和依恋得不到满足,需要在婚姻中寻找心理补偿。他对共生的依恋得不到满足,心理上极度缺乏安全感。
成年婴儿
第一,父亲的“缺席”和母亲的“错位”。范晓出生后,他虚弱的父亲开始在其他地方工作。另外,夫妻关系本来就不好,父亲缺席情况严重。在抚养儿子的过程中,父亲的功能是有缺陷的。母亲带着怨恨把范晓养大,极其溺爱他。在父亲不在的情况下,母亲扮演了父亲的角色,在父母职能上“越位”。在这场权力游戏中,儿子被推到了男人的位置,总是“保护”着母亲。结婚后,范晓总是站在母亲的角度偏袒母亲,这是取代父亲功能的一种表现。
在错位的母亲保护下,儿子如何独立成长,成为一个不屈不挠,独立的男人?宝藏男对母亲的偏心和所谓的“保护”,其实失去了一个男人的基本功能。这种保护只是母子关系中的内向保护。他的“力比多”驱力不是向外投注,所以他不能求助于妻子的保护。
第二,母亲的过度保护和儿子的过度依恋。作为女人,母亲生来就有母性。保护自己年幼的孩子是正常的本能,但过度保护是女性功能的过度延伸。被过度保护的男人很少意识到母子关系亲密带来的窒息感,反而享受更多的快乐,觉得理所当然。儿子对母亲的过度依恋,是对自己自我功能的焦虑,也是对自己作为男人的功能的自我阉割。在这种关系中,儿子无法安心做孩子,承受母亲对父亲的情感需求,内心不堪重负,心理上称之为“被吞没”的创伤。
这种创伤会导致儿子成年后对女性的感情更加冷漠,因为一对女性打开心扉,就会再次体验到童年的沉重。这样的创伤必然会让儿子在和母亲的关系中学会讨好和哄母亲。他可能看起来对女人特别体贴关心,对她们很温柔,但这只是表象。
就是“恋母”和“恋母”情结的强迫性重复。
关于“俄狄浦斯”情结的谈论很多。这里是“恋母”情结。
恋母情结又称恋母综合征,是独生子女家庭和晚婚晚孕家庭常见的不健康心理健康问题。这种情况多发生在母亲和自己的孩子之间,表现为母亲/父亲对自己的孩子采取高度纵容、庇护、关爱的养育方式。这个问题很可能导致孩子在叛逆期表现得更加激烈,或者变得过分依恋母亲/父亲,这是恋母综合征的衍生物。
在马宝的母子关系中,母亲觉得孩子永远长不大,放不下,受不了儿子成长带来的分离焦虑。她会习惯性地把自己活成孩子的“子宫”和襁褓。在这样的关系中,母子之间的关系是排他的,是浑然不觉的。儿子成家后,自然就和媳妇成了天敌,是一种排他关系。母亲的放不下,根源在于她早年缺乏足够的关爱,这需要她成长,但遗憾的是,这样的母亲往往没有自知之明,也没有能力成长。于是,在夫妻关系、母子关系中,形成了无法解决的强迫性重复,反复交替出现。
救赎:嫁给马宝男,这辈子还有救赎吗?
在综艺节目《爱情大作战》中,有一个场景是这样的:每天早上,男主给妈妈打电话,一整天,包括他三餐吃了什么,今天做了什么,见了谁,说了什么,他都会向妈妈汇报,直到睡觉。问题是他觉得很正常,但是他女朋友觉得问题很大,选择和他分手。
有一则关于一对年轻夫妇离婚的新闻。离婚的原因是结婚的第一天晚上,婆婆在床边搭了一张小床,儿子睡在中间,就这样睡了三年。一开始媳妇觉得家庭条件不好,后来买了新房。婆婆干脆让儿子和自己睡一个房间...这不是简单的家庭条件问题,其实是一场“母子深情”的活剧!
秦晓和马宝的丈夫已经结婚五年了,但是他们还没有出生。原因是丈夫性功能出了问题,出现了ED功能障碍。究其原因,这与丈夫过于亲密的母子关系有直接关系。妈妈和宝的关系可以这样解释:妈妈和我的关系最重要。我为她拥有它,我的角色比我父亲的更重要。这样,他的性欲就无法从母亲身上转移到妻子身上。在这样的关系中,似乎他已经“娶”了他的母亲,他的妻子进入了这段关系,成为了一个象征性的“第三者”。这种混乱的焦虑进一步导致了丈夫人格的软弱和孤立,所以他无法与妻子发生性关系。
在马宝的世界里,妈妈开心,他就开心;妈妈开心,他也会开心;妈妈,他很好;妈妈有脸,他高潮了!
陷入马宝男的关系/家庭怎么办?
作为丈夫,
第一,要加强自我人格和对与母亲关系的认知,及时调整和改变自己,要意识到与母亲的亲密关系和对夫妻关系的损害。
第二,要重新定位与母亲和妻子的关系。认识到成家以后,夫妻关系是第一位的,和母亲的关系要退居第二位。
第三,忍受一段时间与母亲分离的焦虑,敢于长大调整自己,专注经营夫妻关系。
作为妻子,
是的,我们也应该反思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男人做我们的老公。这种在童年时经常被忽视的妻子,对被爱和被重视缺乏信心。只有敢于成长自己,才能从关系中解脱出来,否则即使再嫁,也可能是类似的轮回。
第二,你是否意识到自己的婚姻模式是为了通过心理补偿来实现自我救赎?看到自己软弱的老公,你有没有一种保护他的冲动?这个“童贞之心”不应该试图通过这样的补偿来完成自我救赎。其实这样的做法只是饮鸩止渴。
第三,夫妻双方都有自己的“心理黑洞”——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或多或少有创伤,比如缺乏爱、缺乏情感、亲密关系疏远、缺乏关注和认可,这些都会在成年后得到弥补。这需要鼓励丈夫在现实中成长,让他有勇气正视自己的分离焦虑,独立成长,也需要有勇气意识到自己,成长起来。
作者介绍:
刘月鹏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已帮助过8702人入驻年限7.6年预约私聊。
—结尾—
如果你感觉本文有用,可以点击此段文字或下方打赏按钮进入赞赏页面赞助我们,赞助费用将用于服务器开支及程序开发支出,同时享有优先解决问题的特殊权限,您的赞赏将保留在本站的“赞赏榜”中,再次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,Thanks!「真诚赞赏,手留余香」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