弗洛伊德曾经说过:
人的创伤经历,尤其是童年创伤,会影响人的一生。
每个有心理问题的人,童年都有一些创伤经历。
但是,有些经历会促进你的成长,有些会让你停滞不前,即使是现在,只要产生类似的场景,都会让我们感到不适。
小时候吃饭的时候经常被爸爸罚,因为只有吃饭的时候我们才会见面。而我父亲的惩罚不是给我食物,而是让我面对墙壁。
慢慢的,我形成了一种模式,就是每当不能按时吃饭的时候,我都会很生气,被惩罚的羞愧感和无力感会通过心理投射重新出现在脑海里。
前几年我和老婆经常吵架,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吃饭。每当她在吃饭的时候问我一些问题,就会出现小时候父亲指责羞辱我的一幕,我就很容易和她吵架。
所以我们可以看到,童年创伤会影响我们现在的生活,人际关系,世界观。
而且,在这个过程中,我们会重复糟糕的经历。
在心理学上,创伤一般是指外界因素造成的身体或心理上的损伤,心理创伤是与某些生活事件有关的强烈情绪反应。
每天都有很多人问我关于自信的问题。从表面上看,自信来自于内向的性格、胆小的性格、害羞的想法等。,但其实很多自信都来自家庭教养。
01
预期创伤
所谓期待创伤,是指父母对子女的期待。
比如,母亲怀孕时,如果她期待的是男孩还是女孩,而她期待的结果和自己的不一样,她可能会受到不同的对待;
比如我期待孩子学习成绩能好,期待孩子能调皮听话。一旦孩子不是自己期望的样子,父母就会批评、指责、殴打,给孩子造成心理创伤。
所以,如果这样的事情持续发生在孩子的整个童年,会影响孩子的一生,包括她对世界的看法和人际关系。
02
分离性创伤
理性创伤的孩子,内心会感到非常不安全。
主要是因为养育环境的不稳定或者养育者自身的不稳定。
所谓养育者本身的不稳定,就是养育者的情绪波动很大,或者没有情绪波动,或者根本没有相应的父母作用。
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,我遇到过很多内心没有安全感的孩子。小时候,父母要么去外地打工,把孩子留给爷爷奶奶,一年见不到两次面。
要么是因为计划生育超生,把孩子寄养在其他亲戚家,等孩子十多岁的时候,结婚和父母一起生活;
有的父母早年因病或其他原因去世。
当孩子需要和父母住在一起,最疼爱他们的时候,父母却因为某种原因不在孩子身边。
这样的成长环境会使人一直处于缺乏安全感的状态,对周围环境的变化和人际关系中的情感联系比较敏感。
为了保护自己,我只能一直躲在自己的世界里,幻想自己有多厉害,从而切断与他人的交流。
03
忽视创伤
所谓忽视创伤,是指小时候,我们的感受、愿望或声音,没有被真正看到、感受到。
很多人小时候都经历过这种场景,就是摔倒了。为了让他学会坚强,父母叫他不要哭,说哭是一种耻辱。
更何况父母总认为我们还是孩子,自己的很多想法不被父母理解,更有可能得不到父母的尊重,这让我们深深的觉得自己一文不值,久而久之就成了不自信的人。
这种创伤也会导致我们希望自己的另一半扮演重视自己、时刻关注自己的父母的角色,因为我们渴望被别人重视。
所以,过分渴望被关注,其实是忽视性创伤导致的反应。
04
由于人类心理的保护机制,创伤记忆受到抑制,达到意识水平以下。简单来说,人会选择性地忘记不好的事情。
但这些记忆是在发挥作用的,影响着当事人的行为和情绪,多年后可能会唤起记忆。
当我们知道创伤的原因时
我们需要的第一步是接受创伤的存在。
接受创伤的存在是什么意思?
是接受过去的创伤,正视它的存在,而不是否认或者逃避。只有接受了创伤的存在,才能做出一些修复和调整。
第二步,与过去的自己建立联系。
所谓修复,不是指责怪现在的父母,而是和当时的自己建立联系。
作为一个成年人,保护好当时的自己,让那种感觉表达出来。
就像我问我的来访者,如果你回到起点,看到那个小女孩,你会对她做什么?
她说,我过去抱抱她,跟她说这不是你的错。
当时的感受被她说出来,就和过去的自己建立了联系。
告诉过去的自己,现在的她有足够的力量保护自己,不需要担心被伤害,不需要紧张愤怒。
第三步,阻断创伤,选择支持性资源。
当你拥抱了自己,与自己建立了联系,你就可以通过阻断来做出新的选择和改变。
堵的办法就是找支持的资源。
例如,我的来访者正在寻找的支持性资源是她的丈夫。她选择向丈夫坦白自己的伤害,并告诉他,她希望他能在她发脾气时给她一个拥抱。
当他们有了这样的交流,他们的关系开始进入一种新的模式。
童年的创伤已经造成,这个事实是改变不了的,不管是父母有意还是无意的错。
我们应该改变过去的自己,而不是与父母和解,原谅他们的所作所为。
—结尾—
如果你感觉本文有用,可以点击此段文字或下方打赏按钮进入赞赏页面赞助我们,赞助费用将用于服务器开支及程序开发支出,同时享有优先解决问题的特殊权限,您的赞赏将保留在本站的“赞赏榜”中,再次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,Thanks!「真诚赞赏,手留余香」
